第一千四百八十七节 加强法家-《我要做皇帝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想想看,这些各级官府治下的能吏和干吏们,进了这些法家学苑,接受了委培后,回到地方,然后步步攀登。
    等他们身居高位,他们会忘记这段授业之恩吗?
    答案是显而易见的。
    “丞相,要不……”阳周小声的说道:“将此诏书,退回兰台?”
    作为丞相,周亚夫当然有着拒绝和封驳任何来自皇帝的不合理命令的权力。
    在法律和制度角度上来说,没有经过丞相同意,御史大夫附署的诏书,都属于非法的乱命。
    但事实,却不是如此。
    丞相直接退回皇帝诏书的行为,是相当粗鲁和直白的打脸。
    太宗那样好脾气的皇帝,都不能容忍,何况当今?
    再说了……周亚夫也没有这个封驳和拒绝这个命令的底气。
    他这个丞相,明年就要下台了。
    在这个时候,抓着皇帝的脸抽一巴掌,皇帝可能暂时不会说什么。
    但那些皇帝的近臣幸臣,恐怕都会在心里面惦记上这个事情。
    老周家可吃过这种亏!
    周亚夫更是曾经亲眼见证了自己的父亲是怎么走出廷尉大牢的。
    他才没有这么傻呢!
    他只是个军人,退休以后,去武苑教教学生,培养几个弟子,他的一生就完美了。
    犯不着因为掺和诸子百家文人士大夫之间的撕逼而去跟天子闹别扭。
    更何况……
    周亚夫心里清楚,晁错和赵禹等法家大臣若是知道了,他这个丞相临到致仕了,还要给他们添堵。
    这些家伙心里面,恐怕都会对他有想法。
    若是其他事情,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是大非,周亚夫兴许还会顶着天子的压力和法家的指责,而实行自己的丞相职责。
    但问题是——这个事情,明显就是皇帝要拉偏架。
    儒法墨和黄老派之间的问题。
    要去打滚,要去撒泼,也轮不到他这个丞相。
    当然,周亚夫也不准备站到法家那边。
    “阳长史,这个事情呢,吾就拜托长史去与各卿协调了……”周亚夫拍拍阳周肩膀,说道:“希望长史不要辜负陛下与本相的重托,用心做好这个事情……”
    阳周闻言,脸色顿时就好看极了。
    他苦着一张脸,拜道:“丞相厚爱,周实在愧不敢当……只是此事,仆职实在是不敢担啊……”
    开什么玩笑……
    将来,丞相周亚夫一旦下台,他这个丞相长史,肯定也得挪窝。
    新上任的丞相,必定不会留他这个‘前朝余孽’。
    到时候,他指不定就得去那个犄角疙瘩待着。
    万一这个新丞相还是黄老派的铁杆,那就更惨了!
    说不定,一脚将他踹去蒙国之类的穷乡僻壤,与风沙和雨雪为伴,这辈子都不要指望回长安了。
    他阳周还年轻,今年才五十岁不到,可不想这么快就泯然众人。
    周亚夫却是笑着对阳周道:“本相已经打算在明年大朝议后上表天子乞骸骨……继任的丞相呢,本相打算推荐御史大夫晁错……”
    这七八年来,周亚夫与晁错搭班子,合作不能说愉快,勉勉强强算凑合。
    毕竟,晁错那张嘴,实在太臭了!
    但,这么久的共事相处下来,哪怕周亚夫不喜欢晁错,却也不得不承认,晁错确实是最适合继任他的丞相之位的人选。
    原因很简单——晁错虽然缺点一大把,但他看问题的眼光和办事情的决心,是满朝文武之中最强的。
    从国家和天下的长治久安以及稳定方面考虑,周亚夫觉得,晁错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    至于晁错与他之间的那些矛盾与分歧,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,反而不重要了。
    春秋时期,解狐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仇,被传为美谈。
    周亚夫也想效仿一下先贤。
    阳周闻言,却是一楞,若有周亚夫推举,晁错从御史大夫继任丞相,确实是没有问题的。
    然而……
    “可是……御史大夫,并非列侯啊……”阳周问道:“汉家制度,非列侯不得拜相……”
    “他会被封侯的……”周亚夫笑着道:“不是八月就是九月,晁错就会被封侯……”
    第(3/3)页